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6节 (第2/2页)
放置一边放凉。 勾完汤底,方秋椒终于对着莴笋下手。 米荣则在另外的厨位秀雕工,他雕出来的柳树十分逼真,和艺术品似的。若要比画画,那铁定是米荣是毋庸置疑的第一。 又是那一套。包绩看着撇撇嘴,走到方秋椒这边:“椒椒,你做什么呢?还要不要别的食材啊?” 他心想:可别真被米荣赢了去、 那老小子的菜做得越来越不走心,包绩也是不满意的,不想看他赢。 方秋椒拿起莴笋:“够了,我这就开始。” 方秋椒一连刮了十来根莴笋,接着让田大胖一口气烧四个灶,烧开上好得山泉水,等水开了,就往里面加入花酱。 花酱加入水里,咻地化开,馥郁的花香从锅里散开,花香不浓不淡,清香怡人。 “好香!” “女同志就是女同志,做个菜都是香的。” “弄这么香,是要做什么?那些花酱做成汤,喝吗?这大热天的,我不想喝热的。” 闻到香气,所有人才注意到,方秋椒正在对着莴笋飞快雕刻。 莴笋很脆,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一点。但是那脆生生的莴笋,在方秋椒手下生花。 是真的生花。 只见方秋椒的手灵巧地动着,一朵嫩绿翠盈盈的荷花出现。 又一朵,是素雅的栀子花,只这栀子花也是绿的。 每片花瓣栩栩如生,而且薄得厉害,全靠雕工和花朵的结构支撑,才没让花瓣软下去,堪称鬼斧神工。 “还有茉莉!” “桂花肯定也有吧。” 就是这四种花香,茉莉和桂花自然也是有的。 方秋椒雕出四十朵花,就往飘着花香气息的锅里加入莴笋雕出来的花。 嫩绿的花沉下去,在锅里被煮着,煮软了怎么办啊? 好奇的人眼珠子顿时就挪不开了,包括跟田大胖说过话的红衣服,也盯着锅看。 米荣的雕工是好看,但是那个从头好看到结尾,没这个新鲜,也没方秋椒的看起来刺激。 做得好不稀奇,交流会的师傅们做翻车了才叫人乐呵呢!回去能说上一个月。 方秋椒一个人,注意着四口锅,全靠嗅觉好。 她细致地嗅着味道,嗅到好了的味道,才用漏勺,从锅里把放进去的花捞出来。 等待的过程中,放凉的汤汁已经倒进了盘子里。 红色汤汁只浅浅一层,盖不住红色的叶,变得翠绿的花往叶子中间一放,就是一碗“绿花红叶”。 这颜色搭配不稀奇,乍一看还叫有些怀疑眼睛睁开的方式不对。 唯有凑近了,仔细看,才能瞧出那花的栩栩如生,尖端薄得透光,还能瞧出每一片花瓣的经络来。 方秋椒摆好一盘荷花,开口道:“起码得放温了才能尝。” 已经伸出筷子的包绩、米天华对视一眼:……不是在说他们吧? 第132章 米家父子争执 等待的功夫,五个盘子里都被方秋椒摆满了雕花。 莴笋翠绿,西红柿做的叶和汤则是透着水光的大红色,两种颜色都很亮,精致之外,颇有些天地颠倒的童趣。 “颜色一换,好像我闺女儿画的画。要是看到这个,她肯定得跟我讲,真有红的叶子绿的花!是我没见识。” “像翡翠似的,红得晶莹,绿得通透。” “香是真香,可是味道能进去吗?” 味道如何,成了新的关注点。做菜这事,大多数人的想法还是朴素的,认为味道优先。 一道菜可以做得精致漂亮的,但味道是根本。那些能流传下来的菜,大多都是好吃又好做的。 再有就是故事性强的,加了名人效应。可那样的菜,味道也得是好的。 不等方秋椒说可以,旁边用辣椒做糕点的师傅笑着开口:“我的好了!还抢到了第一,快来尝尝!” 众人涌过去,对着热腾腾红乎乎、冒着股子辣气的糕点吸气。 “我管这叫辣椒糕,一口下去,保管爽。”辣椒糕师傅笑着催道,“快吃啊,别客气!” 有人促狭地笑他:“还不是你非得做这个,用那么多辣椒,弄得人都不敢吃。” “别怕嘛,我自己在家就尝过的,还不错!”辣椒糕师傅睁眼说瞎话。 于是被忽悠的人,试探地将辣椒糕送进嘴里,对着那红通通的糕点咬了下去。 味道——辣! 特别辣,一口下去,脸直接被辣红。 辣椒糕师傅护着头,一脸坏笑。 田大胖咬了挺大一口,辣得眼泪汪汪。 方秋椒赶紧给他拿了双筷子和碗:“快吃点压压。” 田大胖赶紧拿着筷子,夹起莴笋花,还往碗里夹了西红柿叶、盛了点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