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1节 (第3/3页)
! 不过,他还是提醒了一脸不忿的人:“几乎每一届都会有平民子弟考上进士,你只看到了你的不公,但你忘了,你的儿子却天生比别人强。届时,若是有人这般嘀咕你儿子,你又作何感想?” 那人收起了不忿,却沉默以对。 “永平王府传承到如今不过才两代,老王爷壮年辞世,何尝不是因为当初在战场上多次负伤的缘故?若是祖上的功绩就此一笔勾销,谁还愿意拼死拼活的努力奋斗?” “如今的你凭借自身的能耐入仕,自是觉得那些背靠父辈祖宗的人不公。可若是有一日,你官拜一品,旁人却道你的儿孙就该撇开一切从头开始,你觉得这公平吗?” 对方沉默了许久,最终向着窝头作揖离去。 可到底刘侾还是知晓了这个事儿。 只是知道有这么个事儿,并不知道说这话的是谁,背后嘀咕的又是哪几位。 刘侾不关心这些的,他只是被窝头的兄弟爱折服了。 “哥!我就知道你比刘修那厮靠谱多了!从今个儿开始,你就是我亲哥、我就是你亲弟了,以后我跟着你混!大哥,请受小弟一拜!!” 窝头:…… 突然想打死前几日多管闲事的自己。 说闲话的人:…… 跟个傻子计较那么多的自己简直蠢毙了。 第147章 刘侾啊, 他还以为自己终于在多年后又再一次的感受到了兄弟爱,但事实上…… 他想多了。 窝头用实际行动告诉刘侾,他其实是跟刘修一路货色。 总结一下就是, 没事儿别来烦我、有事儿你去别人的那种哥! 在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刘侾长叹一声, 转身就抛弃了这个刚认的大哥。 啧啧, 像这种倒霉大哥, 谁爱要谁要去!他反正是要不起的。 气跑了刘侾, 窝头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翰林院其实并不像外界传闻中的那般, 清闲无聊且地位高。当然, 假如是像刘二老爷那种特殊情况, 自是另当别论了。说白了,刘二老爷的前程已经被限制住了,他这辈子估计也就这么回事儿了。再加上他已经在翰林院里待了几十年了, 里头的形式规矩都已经摸透了, 每年每月每日要做的事情也都做顺手了…… 刘二老爷啊, 别人是在某一行拥有许多年的经验,他是用一年的经验混了许多年。 但窝头显然不是。 如果说,当初先帝为了推翻前朝统治,不得不跟八大世家联手,而后又为了压制八大世家,又不得不亲自扶持起四大异姓郡王, 之后为了打压世家和郡王,再一次不得不选择拉拔贫寒子弟…… 当然, 最后一个其实并非先帝所为,他已经没了很多年。选择扶持贫寒子弟的,是当今圣上。 刘二老爷注定是无法升到高位的, 当然刘侾也一样。出身好也是有利有弊的,偏刘侾还尚了公主,自是不可能再拥有实权了。 可窝头却正好相反,他就是圣上最想要的那一种臣子。 真正的农门贵子。 别扯杨冬燕跟永平王府的关系,直到今时今日,圣上都觉得永平郡王认干娘一事,只有两个可能性。 要么,就是被害妄想症犯了,觉得皇室终于容不下异姓郡王打算一锅端,所以故意装傻充愣给自己认了个乡下老太太当干娘。 要么,就是……他真的傻了。 刚开始那几年,圣上的比较倾向前一种可能性的。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圣上愈发觉得后一种可能性更高,毕竟刘侾看着就不太聪明的样子。 甭管怎么说,窝头的前程是由圣上来定的,留在翰林院只是权宜之计,待时机成熟,窝头是绝对会被放外任历练几年的。再往后,当然也得看他的实际能力,假如不能做实事,那一切都是白瞎的,但凡他能力还成,未来的前程绝对不可限量。 换个人就该烦了,也就是摊上窝头这个发自内心热爱读书的人了…… 哪怕是窝头,能够静下心来安分的待在翰林院,也是因为有人帮他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