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0节 (第1/3页)
窝头在御学里待了六年, 直到连二傻子刘侾都通过了会试,并且在殿试之上,在圣上钦点为探花郎后, 这才包袱款款的离开了御学。 下一站是翰林院。 原本,如果是三年前的话,他只怕还要去国子监中转一下。到了如今,这个过程倒是被省略了,直接调到翰林院, 升任从五品的侍读学士。 与此同时…… 刘·永平王府嫡出少爷·三驸马爷·今科探花郎·侾, 也一同来到了翰林院。 如果是二榜进士, 那是需要通过馆考才能正式入职翰林院的, 但头榜三甲就免去了这道程序, 直接任七品编修。 窝头觉得自己有理由认为, 圣上是生怕他女婿通不过馆考,这才特地将刘侾提拔到头榜的。 这么说是有依据的。 且不说刘侾的水准摆在那儿, 单说他会试的成绩,倒也不算是惨不忍睹, 好歹会试录取三百人, 他在第二百五十名。典型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两场考试只间隔了差不多十天, 刘侾却能猛的一跃而上…… 如果这里头还有一个临场发挥的问题, 毕竟事实上的确是存在那种本身满腹诗书, 却一上考场就脑袋发懵的情况,尤其殿试跟前头的乡试、会试还是有着很大区别的,毕竟那是要入宫当着圣上和其他考官的面,当场写赋文的,一时失手也是常事。 在这种情况下, 打小就出入勋贵圈子,且圣上还是他老丈人的刘侾,确确实实会占不少便宜。 但问题又来了。 就在刘侾策马游街后的第二天,他外祖父喊他过去吃饭。 咳咳,重点不在于吃饭,重点在于孟老先生不敢相信自己那不学无术的外孙居然真的成为了探花郎。 于是,刘侾过去了,并且在孟老先生的注视下,他将自己在殿试上做的那篇赋文,重新又写了一遍。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孟老先生是要求他尽可能将当时的赋文复写一遍,但事实上那是不可能的,刘侾又精修了一遍。 饶是如此,孟老先生看完赋文后也就只剩下了一句话。 “就这?就这?” 对呀!咋样啊! 倒也谈不上有多不好,但确实好不到哪里去。当然,这个标准是以进士来说的,甚至孟老先生还特地提到了窝头。 说刘侾真不愧是窝头一手教出来的学生,这赋文可真有当年魏承嗣的风范。 一句话骂两人。 莫名受到牵连的窝头,还特地要来了赋文认真看了一遍,看完之后他就陷入了沉默之中,久久无法回过神来。 “还……挺像?” 要不是笔迹不对,窝头差点儿梦回六年前。 说刘侾完全是绣花枕头倒也不尽然,毕竟人家是凭实力通过的会试。要知道,会试是糊名制的,且圣上绝对不会插手,这个成绩肯定是真实的。 但是吧,就如同当年的窝头一样,才华是有的,但想要被取中进士却相当得困难。 当年的窝头,因为陶文的关系,引起了圣上的注意,被提到了二榜。 如今的刘侾,因为三公主的关系,想不引起注意都不可能的,甚至还因为他那副锦绣皮囊,成功的从三榜蹦跶到了头榜。 啧啧…… 就连得知了全部真相的杨冬燕,都不得不感概一句,圣上真的是越活越随性了。 圣上当然可以率性而为,身为臣子还是因为警惕一些的。为此,杨冬燕特地唤来了窝头,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千万要多盯着点儿刘侾。 “刘侾那人我太了解了,他就是有一分本事能夸大到十分的。要是出身寻常,兴许还能被现实毒打。偏生他出身又好,运道更好,竟是叫三公主一眼相中,成了驸马爷。如今又成了探花郎,只怕尾巴都能翘到天上去了!” 窝头听了直点头,连声道:“奶您说的是,奶您说的太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