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二章琢磨不透 (第1/2页)
皇帝怒极反笑:“母后应该了解朕,朕从来都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您要是不给朕一个满意的答案,朕也不介意让千秋节更热闹一些。”话毕,冷冷的看了德妃一眼,转身朝外走去。 他走之后,石太后绷直的身子瞬间便软下去,一下子瘫倒在了椅子上。 德妃大惊,上前一步扶住她道:“姑母,姑母!” 石太后半响才缓过气来,有气无力的开口道:“你回去吧,哀家乏了。” 德妃点点头道:“姑母万万要保重身子才是,方才女监来报,说是那事已经成了。” 石太后一愣,而后突然就笑了:“成了?成了好呀,老天爷都在助哀家,皇上想让千秋节热闹,那哀家就让他好好热闹热闹。” 再说孟良辰,快出甪直门的时候才反应过来,自己被皇帝三言两语糊弄了。 也许之前自己推断有误,但是皇帝一定是知道什么,否则不会勒令自己不再查下去。 他面色一冷,楼兰之事他可以不查,但是崇明堂的人却不能白死。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在,崇明堂里洒的那些血他必连本带利的讨回来。 想着此刻停放在崇明堂内的棺木,他眸子闪了闪 看了一眼身后亦步亦趋的跟着自己的小太监一眼,大步出了甪直门。 皇帝出了承安宫却没有回紫宸殿,而是去了乾元殿前的钟楼,远远的看着那抹身影出了甪直门才微微的松了一口气,对着一旁的赵来金道:“跟林福说一声,让他弄两个人暗中盯着孟恒之,他的一举一动朕都要知道。” 话毕,这才朝楼下走去,赵来金看着他去的方向,当是刘贤妃所居的昭华宫 眸子一闪,快步跟了上去。 贤妃刘氏因着冠军侯府的事情已经消停了许久。即便是太后回宫的那日宫宴上,她也敛了风华,没有敢出风头。 朝中很多人都知道,福州倭寇一事与冠军侯脱不了干系,皇帝看在世孙刘河云的奋勇退敌,刘衍之葬身大海的份上并未降罪,但是已经许久不曾临幸昭华宫了。 宫里惯不缺那些捧高踩低的人,刘氏虽未被禁足,但是被皇帝这样冷落比禁足更难熬。 受宠十余载,恨她的人可不在少数。 眼下已经十月,各宫早就烧了地龙,拨放了足够的银丝炭过去,昭华宫里却冷的刺骨,该有的份列已经过了十几天都没有领到手。 那上月省下来的炭这会儿倒是点着了,只是那气味串的满屋子都是,刘氏一阵咳嗽之后,大宫女檀儿连忙让小太监将几个炭盆搬出去散味儿。 皇帝进昭华宫的时候,正殿外头站了几个小太监,人手一把蒲扇在煽火,炭味儿窜的老远。 他眉头一怵,抬手制止了要行礼的宫女太监,自己打帘朝里面走去。 刘氏还在咳嗽,檀儿帮她轻抚着后背,浑然不觉外头已经有人进来。 “娘娘,奴婢着人给六殿下递个信儿吧!” “咳咳!不,不要去打扰他。开春就要选秀了,等大婚之后就要出宫开府,这个时候就让他好好做学问,莫要分了心。” 刘氏话毕便传来檀儿不愤的声音:“娘娘您总是这般,以前皇上常来您也这样,如今皇上不来……” “放肆!”刘氏冷喝出声:“怎么着?是不是觉得本宫如今失宠了,你跟着丢人了?你若是想另寻出路本宫绝对不会拦着你!” “娘娘!”檀儿大惊,噗通一下就跪下来:“奴婢逾越了,奴婢对娘娘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奴婢只是心疼娘娘。娘娘得皇上看顾时从来不曾为难过旁人,如今不过是皇上不来,她们就敢这样磋磨您,您是四妃之首,就算皇上和您置气了,您还有六殿下,皇上还是疼爱他的,那些人怎么能?怎么敢?” 刘氏咳过之后就是一阵阵沉重的喘息,重的隔着屏风都能听见。 “檀儿,你今年都二十六了,该出宫了。” 檀儿一愣,脸上挂着泪珠,不敢置信的看着刘氏:“娘娘要赶奴婢走?” 刘氏惨笑着摇摇头:“本宫哪里是赶你走,你都二十六了,该嫁人了,本宫耽搁了你这些年,总不能耽搁你一辈子。原想着留着你,等六殿下开府再将你配人,而后让你通家随他一道出宫去,可是如今本宫想明白了,是本宫太自私了。” “无论本宫是否失宠,本宫是皇帝的女人,你是本宫身边最得用之人,身份不比那些乡绅员外家的小姐差,配个好郎君怎么都使得的。人这一辈子,能当家做主,做什么要给人做奴才呢?” 檀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