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不会手下留情 (第2/2页)
辰还是那个样子,将孟璋留在外头,自己大摇大摆的进门,也不行礼,直接扯了凳子坐了,手里的剑啪的一声往一旁的桌子上一放,一副累瘫了的模样。 孟九黎的眼角瞬间就抽了抽,这个堂弟,他越发的看不透了,你根本想不到他接下来能干出什么事情来。 “怎么,歇了大半日还没有缓过神?” 孟良辰耷拉着眼皮看着他道:“大半日有个屁用,大半月看能不能缓过来,日夜兼程,那路,啧啧,我这两条腿都要废了。” 孟九黎叹了一声气道:“孤听说你在外头租了房子?为何不直接住进州府里来?” 孟良辰道:“我也想啊,但是又不是我一个人,带了几十号人,州府里住着太不方便。” 孟九黎点点头,话已经说出来了,愿意与否他不强求。 “既然你已经来了,孤就跟你说说叛军的事情,早上的时候孤已经命人下了战贴,你还有一日的时间休息,明天晚上就去城外大营点兵,后日一早在城外五十里的回马弯迎战。” 孟良辰没有应声,翻了翻眼皮道:“先甭说这些,有没有吃的,我饿了。” “你今儿没有吃饭?” “吃了,但是那是饭吗?猪食一样。” 孟九黎已经彻底无语了,骄奢淫逸,能不能不要搞的这么明显。 命人去前面的大厨房点了饭菜,二人吃了以后孟良辰就摇摇晃晃的起身朝外走:“我先回去了,明儿再过来,然后你需要我做什么再说。现在什么都不要说,我都听不见。” 身后,孟九黎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合着来这么一趟就是混顿饭吃,吃完就走人了?孟良辰回了自己租的院子,整个人精神气都上来了 喊了孟璋一道进了屋子。 “这回爷带了赵括过来,第一楼的人暂时不动,你和青黛就跟着爷便好,其余的事情交给赵括去做。” 孟璋点点头,有锦衣卫打头自然是好的,第一楼里的人本来就不多,上一回在福州折损不少,元气大伤,一时半会儿根本就恢复不过来。 “还有,今晚你要住这里,爷要出城。” 孟璋看了他一眼,眸子里有流光波动,只是什么都没有说出口,最后只道里一声:“小心!” 孟良辰点点头,将手里的金剑与他的铁剑互换,便倒在了床上养神。 直到三更的梆子声响起,一道黑影窜出了院子,直奔城东而去。 城楼之上,正是人最困倦的时候,虽说一个时辰就换班一次,但是这么一动不动的站着就算是一个时辰也相当的煎熬。 执着长矛的士兵渐渐地站不住了,靠在一旁的柱子上迷迷糊糊的想睡又不敢睡。一阵寒风吹过,守卫打了个哆嗦清醒了片刻,而后又迷糊了。 孟良辰悄无声息的上了城楼,没有做片刻的停留便从城墙上翻了下去,而后迅速的朝东掠去。 城外五十里处的回马弯,一个依山傍水的好地方,燕王的大军已经在那里扎了三日。 本来是要直取太原的,却不想竟被太子抢先一步,只差了一个时辰,孟九黎先行赶到太原 将兵马驻扎在了城外。 燕王不得不后退二十里,将兵马安置下来。 战贴已下,燕王彻夜未眠。 孟九黎在年轻一辈里颇有盛名,在福州连剿海盗与倭寇,又以最快的速度安顿好福州的政务,不难看出他是个有手段的。 此次发兵,燕王一部分是为了争一口气,另一部分是被逼无奈,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发兵的缘由,孟修齐,日复一日这些年,手段真的是越发的卑鄙阴狠了。 既然他已经容不下自己,那么自己只能放手一搏,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即便不敌,也值了。 书案上的灯突然跳了跳,燕王的心也跟着跳了跳,他猛然起身大喝一声:“谁?” 一道黑色的身影自帐外闪身进来,而后便见那人一把扯下面巾道:“王叔 ,别来无恙!” 燕王看见来人之后一脸的苦笑:“你来做什么?本王如今如同丧家之犬,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若你是来劝本王退兵,大可不必开口。看在你父王和兄长的面子上,本王可以当做今晚不曾见过你。” 孟良辰道:“王叔想多了,我只是来看看你。太子的战贴已下,我为先锋,日后再见,便是你死我活了。” 燕王突然大笑出声,声音道不尽的悲凉:“生在皇家,本王早就知道结局不会好,可是真正来临的时候本王却不甘心。孟修齐刻薄寡恩,心狠手辣,有什么资格做那九五之尊的位置。本王的今日,就是你们父子三人的明日。你走吧,战场之上,本王绝对不会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