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1节 (第2/2页)
自己就有多胆小。 他盯了好一会,才转身离开,还是等古如月考完试再发电报吧,而自己也要努力了,总不能落榜吧,要不脸就丢大了。 每个省的高考卷子不同,高考时间也不同,古如月他们所在的省市高考时间定的十二月十六、十七号。 高考的学校条件很简陋,考生年龄的跨度也很大,但每个人都满怀希望,盼着改变自己的命运。 饶是已经经历过一次高考的古如月,面对此情此景,竟然比其他人还要紧张。 一直到位置上坐定,散发着油墨香的卷子发到手中,古如月才慢慢冷静下来。 她先检查卷子,写下自己的姓名、准考号等,这才开始审题动笔。 考完一科,除了离得近的学生,大部分人就窝在学校附近,随便吃个饭团或饼子,继续复习下一个科目。 这时,蓝清丽陪着齐燕燕走过来,两人的眼睛红彤彤的,就跟两只小兔子似的。 古如月不由皱眉:“怎么了?” “如月,我们完了,我们都考砸了,作文没写完。”齐燕燕小声地说道,万分沮丧。 她们太久没考试了,没预留好时间。 “这才第一科,后面好好复习,争取把后面几科考好,不要再犯错误就好。” “你们觉得你们考砸了,难道其他人就更好吗?别自己给自己压力。”古如月说着,继续低头看笔记。 蓝清丽和齐燕燕想了想,默默地找了个角落蹲下来,翻出袋子里的笔记开始看起来。 后面的几科,古如月都发挥得不错,她知道,这次考试稳了。 这一次的考试科目中没有外语,但是报名的时候有提过,工作人员有说过,有一些专业需要外语成绩,可以报名考试,但不计入总成绩。 上林大队的知青点有好几人报考,都是想报考外语相关专业的人。 考完试,考生们如潮水般褪去,古如月没马上走,在校门口等着。 不一会儿,林源清就骑着自行车过来,她们约好考完试一起吃饭。 “如月,你考得怎样?有信心吗?” 古如月点点头:“我觉得我考得还行,就是政治比较没信心。” 林源清闻言有些讶异:“这不应该呀,政治是所有人最拿手的科目啊。” 古如月傻笑了下,她总不能说她其实一点都不熟吧,在其他人忙着复习其他科目的时候,她能说她在背政治吗? 林源清没有多问,“如月,快上车。我已经让阳哥去国营饭店占位置了,好不容易考完试,我们好好吃一顿。” 考完试,确实有不少人来国营饭店打打牙祭,毕竟之前辛苦了那么久,总要犒劳下自己。 她们到的刚好,邱阳点的菜刚送上来,一人盛了一碗饭,先吃饱再说。 等吃得差不多了,林源清侧头问古如月:“如月,过不久就要去填饱志愿,你想好要报考哪里的学校了吗?” 古如月点点头:“我想考去h市的f大,报历史专业。” 林源清愣了下:“你不试试报考京市的大学吗?到时候我们又能一起了。” 她以为所有人都会以京市为目标的,特别是在自己成绩很不错的情况下。 林源清不想和古如月离得太远,这意味着两人的联络和减少,一些往来也会减少,她就没办法再拿到古如月做的符了。 “我的成绩报考京市话,两所名校进不去,去其他的我又不想,所以就选了f大,虽然不如京市的有名气,但也不错。” 更主要的是,在h市,这个地方无论啥时候都是经济中心,改革开放后,那里的发展并不必特区慢。 虽然京市也很不错,但是综合考虑一下,古如月就觉得还是在h市吧。 林源清看向邱阳,他们已经约好了报考的学校和专业,难道要改变吗? 邱阳给两个姑娘各盛了一碗汤,不急不缓地说:“就算不在一个城市一个学校,难道就不能写信、打电话了吗?” 古如月笑着说:“报考不同的学校,又不是我们从此不联系了。” 男主女主的光环那么大,以后说不定合作的地方多着呢。 林源清想想也是,她和古如月是朋友,并不会因为距离而断绝关系。 “那我们约好了,要经常写信联络哦!”林源清伸出手,就跟小孩子一样和古如月拉钩约定。 回到老屋,古如月泡了个热水脚,缩进被窝里,舒服得叹了口气,很快就要离开这里了。 填报志愿前,古如月收到一封电报,只有短短几个字:“报考f大吧,姐姐,我等你。” 古如月弯了弯嘴角:“这小子,果然是装的。” 这段时间,上林大队的考生们就凑在一起,各种讨论要填饱的志愿,绝对不能落下。 而在所有的专业中,最不受欢迎的应该就是师范和经济类的专业了,毕竟过去那些年,跟这些相关的人都不咋好。 等填完志愿,便是焦急地等待了。 先是查分数,而后政审,等录取通知,每一样都让人煎熬。 考得差的人失声痛苦,考得好的人,在通知书没到手里的时候,那颗心也放不下来。 这次大队里有几个社员报名高考,有两个收到了中专的录取通知书,喜得这两家人都去买了鞭炮来放。 考上中专,以后出来国家包分配工作,那是铁饭碗,吃上公家饭了! 今年春节在立春后,没有意外的话,过年前大家就陆陆续续能收到通知书。 这段时间,邮递员非常忙,每个大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