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82) (第2/3页)
情有些奇怪,也很有些担忧。 殿下这个样子不会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吧? 事实证明,明昙虽然看着吊儿郎当总不正经,但在大事上还是非常靠谱的。 待到楼下的秩序终于稳定,林珣向上招手给出一个信号后,明昙深吸口气,大大推开窗户,竟是将半个身子都探了出去,冲着楼下的百姓们挥了挥手,面上灿烂的笑容清晰可见。 二层小楼并不算高,早就有百姓仰头向上面张望着。此时一见九公主终于现身,底下便像是火苗落入了竹筒堆当中一般,顿时传来一阵响亮的欢呼声。 九殿下!真是九殿下! 永徽公主万安!公主千岁千千岁! 没想到我等区区一介升斗小民,竟也有幸一睹公主芳容!这可真是祖坟上冒青烟的大事! 公主殿下,多谢您之前一改禁军的操练之法,让我儿在营中免受劳苦病痛,民妇永铭天恩 方才听他们说,九公主亲手救下了一个差点被抢到青楼里去的小姑娘唉,此事若放到几年前,九公主风评最差的那会儿,那我可是断然不会信的 今时不同往日了啊,九公主能从围场里猎到祥瑞,不就已经能说明她是深受神灵眷顾之人?我朝能有此等福星,实乃天承之大幸呐! 人们议论纷纷,逐渐嘈杂成了一片,明昙其实并未听清楚他们是在如何感谢自己,但也能从表情上揣测一二,心中不由自主地弥漫出一股不容忽视的暖意。 一个强大的国家,既要拥有实力,也要拥有民众的信赖与敬仰。 她来到这个时代后,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能让这些淳朴而真诚的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都是为了能让他们一点点改变对朝廷、对自己的看法 那么,她身为公主的职责,是不是已经完成得很好了呢? 是不是她这个鸠占鹊巢的灵魂,也终于可以给这副身体最初的主人一个足够完美的交代了呢? 明昙轻轻闭了闭眼睛,忽而扬声道:诸位百姓! 在听到九公主开口后,楼下的人们登时尽数一静,全都抬头望向她,眼神里并没有多少对皇室的畏惧,反而还带着显而易见的崇敬与亲切。 因为在这几年间,明昙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与他们休戚相关。每个人都知道九公主心怀万民,性情仁善,又怎么会对她产生害怕的情绪呢? 真正得民心者,不是高高立在神坛上受香火朝拜;而是应该站在人民身边,被他们发自内心地尊敬爱戴,成为可以让他们放心依靠的存在。 诸位百姓!明昙身为天承皇室子女,受万民奉养,为朝廷、为百姓做事实乃理所应当,不敢受诸位的感激! 高高的茶楼上,年轻少女语气严肃,表情认真,坚定地朝人们喊话道:一国一朝若要昌盛不衰,兵武之事绝不能落下,所以我才力荐主张强大禁军,发扬武举;此外,古语还有言,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是以朝廷必须倾力治旱赈灾,力挽沅州之危局,更是义不容辞;而至于后来的秋猎大典上,东风围场突现白狐祥瑞,则是天承国泰民安、君主明惠及下之兆,同我又能有何关系?她顿了顿,垂下眼来,重重摇头道,因此,今日各位百姓的答谢,明昙受之有愧,不忍承接 此番话毕之后,原本嘈杂的街道几乎安静到落针可闻,每个人的表情都复杂各异,但眼神却出奇地如出一辙,满是对她语中之意的钦佩。 即便做了这许多丰功伟绩,永徽公主却仍然不居功、不自傲,字字谦谨,可以让每个在场的人都听出她语气中的一片真心。 纵观古今,能有如此心系生民的天家皇女,实乃天承百姓之大幸! 沐浴在人们景仰的目光中,明昙不禁难得有些赧然,深深一叹,但很快复又展颜笑开,突然扬手一挥道:不过,若大家仍旧心怀感念,无可言抒的话,那不妨便同我一起祈愿上苍共祝我天承大地,万世升平! 最后一句话掷地有声,令人不由热血澎湃起来,当即便引得不少百姓都跟着缓缓重复,直至整齐划一,声如山呼海啸般浩大震颤 祝我天承,万世升平! 与此同时,皇宫当中。 天鸿殿里今日颇与平素不同,竟是来了位稀客。他头发花白,穿着一身布衣短衫,脸上笑呵呵的满是皱纹,看上去平平无奇,从头到脚透着朴素,似乎与那些街头巷尾的市井老者没有任何差别。 这样一个普通到甚至不太起眼的小老头,明明与华贵的天鸿殿没有半点相合之处,然而,他却居然满脸坦然,腰杆挺直,正正端坐在天承上下最崇贵的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