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力能扛鼎 第185节 (第1/3页)
??明经、明算、明法、明史、道举(老庄)、时策、骑射、兵谋、农稼、水经…… ??怕她看不懂,后头还细致地注明了各科学习的内容,与将来科举及第后叙任的衙门与品阶,相当于一份未来职业方向参考。 ??唐荼荼在四十余门科目里看花了眼,总算明白哥哥进国子监前,家里为什么在选科上都拖延了好几天。这是从博而不精到选科专精的一个取舍。 ??盛朝的学制不知是自创的,还是受了异人影响。 ??孩提时启蒙识字,考上秀才以后才算是读书入了门;进了书院,熟读经典,明是非道理。 ??一批批地择优而录,等考上举人,进入官学,这就开始分科学习;再到会试,筛选出来的人才就是各行各样的顶尖了,恰恰好充实官场,成为大厦的砌墙砖。 ??唐荼荼大笔一圈:“我选匠作!” ??叁鹰笑出一口白牙,从袖底抽出一封花笺来:“殿下就知道姑娘会选这科,投名帖都备好了。” ??却见姑娘犹犹豫豫,问他:“能修第二专业吗?我想再多学一门课。” ??叁鹰道:“姑娘有那劲头,自然是行的。” ??唐荼荼一琢磨,在“明字科”上也勾了个圈。这一科学的是《说文》与《字林》,也叫训诂学,是琢磨古今字形演变、词义变化的,还教书法。学成以后,她就不用搬着字典看书了。 ??唐荼荼笑起来:“就选这俩!” ??叁鹰一乐:“巧了,殿下又猜准了!他就知道姑娘会选这两科!这两科都偏门,用不着择师,殿下吩咐一声就是了。姑娘备好东西,等着入学罢。” ??唐荼荼心心念念盼着国子监,盼着进入国家最高学府读书学习搞科研,夜里做梦都是她捧着书,坐在多媒体大教室,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而此时,第一批随军驿离开京城的放映机,皆已抵达了各省上府。 ??因木机里头机巧零件多,行程不敢贪快,武略将军一路走着平坦的官道,昼夜换马才可日行二百里,到达长安、庐州、江宁等地,以及走水路到苏杭,恰恰是八日。 ??镖箱贴着黄封,里头还填塞了许多防震的棉花团,老大一个箱子,拆完棉花,只剩了个一尺半见方的木头匣。 ??各上府知府惊疑不定地收下这木机,夜里按着翰林的指示,摸着黑播放,一看就是半宿。阖家老小与仆役搬着板凳坐在院子里看,觉也不睡了。 ??一时间各种赞美之词。 ??“此乃天赐神物啊!” ??“此物妙尽丹青之正,又得皮影之灵动!” ??“万景屏!好一个万景屏!” ??一句句赞美之词,随着翰林官员的笔墨落于纸上,亦会记录到各地地志上,推得历史的车轮悄悄偏出一寸。 ??而与唐家相隔两坊的钦天监,已经是第五个夜彻夜无眠。 ??虽说观天时、推星历大多在晚上,钦天监是一群地地道道的夜猫子,却也从没这样熬过夜。 ??满院摆满了小方桌,自汉武帝制《太初历》以来,千余年间,所有详细记载的星象记录通通呈于桌上,一本一本的对照。 ??一排绿衣小吏熬不住了,睡倒了一片。天凉,个个睡得缩手缩脚的,被同僚拉着起来回屋去睡。 ??只有袁监正身边的几个小道士还撑着精神。这些少年牙牙学语时便入了道门,半只脚踩在俗世与方外的门槛上,心静,自然沉得住气。 ??袁监正高坐观星台,手里端着七政四余赤黄道角盘,一动不动地盯着天象。 ??巨大的浑象仪盘踞着,占了半个钟楼顶,上边几十条纵横的铜轨隐隐泛金,赤道横带浑天之腹,又有二十八星宿成金球,悬在各自的轨道上。 ??几个小道士飞快移动,按着天上的星象拨动